一是夯实基础,建立完善数据档案。根据省市县反馈的系统信息疑似问题,扎实开展数据比对、核查、录入工作,对查实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系统数据“零差错”。积极对接全国防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系统平台,完成595户脱贫享受政策户的信息采集录入和45个村15323户的乡村建设信息采集录入工作,扎实开展脱贫预算账、防返贫监测及动态调整工作,现有595户脱贫享受政策户1021人,防返贫监测户5户22人。
二是严把政策落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是保持现有帮扶责任、帮扶对象不变,确保工作力度不减、队伍不散,今年共组织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开展入户帮扶工作13次,解决脱贫户反映的问题50个。二是积极开展防返贫监测预警核实工作,组织村两委、包村干部、帮扶责任人对1921名“8类人员”、1917名“9类人员”进行一一排查,对民政、残联等预警部门发布的 340条预警信息进行核实,一旦发现返贫致贫人员,立即启动动态监测机制。三是继续推进脱贫户的稳岗就业工作,为242名65岁以上老人发放孝善扶贫资金 34.8万元,新增扶贫专岗17人、公益岗 15人。
三是加强项目监管,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一是加强老项目运营及收益监管,全镇9个扶贫冷库年收益102万元,13个光伏项目收益71万元。二是立足特色产业优势,争取财政衔接资金2200余万,建设污水处理厂项目,并以此为核心建设全省最大的大蒜加工园区,项目年收益130万元,项目覆盖7个村93户脱贫户。同时,先后申请财政衔接资金3000余万元,新建蔬菜拱棚示范园、蒜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新祥瑞牧业现代生态循环蛋鸡养殖、苗木花卉等4个产业项目,项目收益达160余元,可带动10个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增收和350名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