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县委编办:“四个结合”开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新局面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事业单位一年的职责履行情况,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郓城县委编办以创新考核体系、突出考核重点、优化考核方式、细化结果运用为抓手,坚持考核体系“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以服务全县高质量发展为目的,有效促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提质增效。

做“细”考核 做“精”考核

郓城县委编办将考核体系由单一的年终考核调整为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分值权重分别为10分、90分,共计100分,打破了以往年终考核“一锤定音”的状况。平时考核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每半年一次,由主管部门结合被考核单位职责、年度工作任务确定考核内容、指标。按“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进行评价,根据等次进行量化赋分。年终考核由16个专业考核委员会组织,按照考核实施方案,依据考核内容、指标通过实地考核、述职评价、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开展考核。让同行业(领域)事业单位在同一平台参加考核,统一设置标准、统一量化赋分、统一测评评价,确保考核结果公平公正。通过平常考核与年底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既充分调动主管部门参与考核的积极性,又能考准考细事业单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郓城县委编办在考核指标设置过程中注重体现共性和个性的统一,通过对事业单位党的建设、履行职责、创新创优、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评价,力求客观准确反映事业单位基本运行情况。在共性指标设置上,根据组织、宣传、纪委监委、机关工委等相关部门年度重点工作,今年重新调整、完善新时代党的建设指标,有效推动了党建工作融合开展。突出党建工作的重要地位,对党的建设指标中有一项为“差”等次的,最后考核结果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在个性指标设置上,将以往基础管理指标调整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减轻各专考委工作压力,使相关部门反映的评价结果更为直观。按照事业单位最新机构职能编制规定,优化设置履行职责指标,对标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突出履行主责主业和中心工作成效。

做“实”考核 做“优”考核

各专业考核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实地考核,通过听取汇报,个别谈话、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单位实情,依据评分标准赋分。县委编办对各专考委负责考核的事业单位开展集中评审,结合被考核单位的自评报告、平时考核、年终考核情况组织评审。评审过程中充分征求有关部门提供的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和直接确定为较差等次的情形,以及综合评价指标中县领导评价和相关部门评价的情况,对考核情况进行综合评判,提出考核等次建议报县事考委审核后,提请县委编委研究确定。通过实地考核与集中评审相结合,严肃各环节考核纪律,确保考核结果公平公正。

县委编办对考核等次进行了科学划分,考核结果按照得分从高到低确定为优秀、良好、合格、较差四个等次,综合得分90分(含)以上确定为优秀等次,优秀单位占比原则上不超过30%。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结果作为评先树优、干部选拔任用、物质奖励、机构编制和财政预算管理的重要依据。细化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出台相应的激励办法,确保考核结果落实单位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严格落实考核结果运用。对存在问题的单位按规定进行相应处理,并限期整改,将整改情况列为下年度考核内容。通过激励约束与整改提高相结合,有效引导事业单位自觉改善运营状况,激发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有效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和履职能力。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