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第二波寒潮结束 本周天气先升温再降雨

上周,受静稳天气影响,我市多地遭遇持续性大雾天气。众所周知,秋冬时节,当雾和霾“赖着不走”时,冷空气的登场将会打破静稳天气形势,有效驱散雾和霾。所以,11月12日,在“等风来”的翘首以盼中,粉丝众多的“冷空气君”终于被大家念叨出来了。只是这次冷空气实力过于强大,达到寒潮级别,因此,市气象台于11月11日14时30分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

本周,我市以晴好天气开场。前中期,大部地区将回归晴朗模式,天气变化不大,气温总体平稳;后期,受冷空气影响,多地或将再迎两次降水天气过程,气温也将出现小幅度波动。

寒潮“霸气”登场 制冷效果明显且迅速

北风萧瑟,寒气逼人。自11月12日开始,寒潮预警持续生效中。受其影响,我市大部地区普降小到中雨,并伴有偏北风4~5级7级阵风(出现在11月12日),同时气温明显下降,过程降温幅度8~10℃。

盼望着,盼望着,11月14日,度过了一个稍冷的早晨后(最低气温3~5℃),持续多天的寒潮天气过程终于趋于结束,市气象台也于当日7时解除寒潮蓝色预警信号。

晨雾散去,太阳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只是,冷空气主体虽走,但其“余威”尚存,11月14日,我市大部地区最高气温仍处在13℃左右,相比前一天(11月13日)仅高了2℃。

寒潮天气过程期间,鉴于我市前期降水偏少,在空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蒙阴县、沂水县、平邑县、郯城县、临沭县等县区抢抓有利天气形势,组织各级人影作业人员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在空域管理部门的配合下,蒙阴县等气象部门共计发射52枚增雨火箭弹,开展燃气炮作业3时次。在自然降雨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蒙阴县等地普降小到中雨,一定程度降低了林区森林火险等级,增加了土壤墒情,改善了空气质量。

云系天气为主 后期有两次降水天气过程

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本周,我市前期以云系天气为主,后期有两次降水天气过程。

具体来看,天气方面,11月15日至17日,大部地区天气比较稳定,以晴或晴间多云天气为主;11月18日至20日,受冷空气影响,多地将有降水天气过程。气温方面,随着寒潮“余威”的减弱,11月15日至18日,大部地区气温回升,最高气温将升至18℃左右,最低气温仍将维持在4~5℃之间;11月19日起,受冷空气影响,多地气温将出现小幅度下降。

记者提醒,近段时间,我市天气逐渐回归晴朗模式,气温也将继续在舒适范围内波动,不过早晚体感仍然偏凉,市民需注意添衣保暖。

具体天气预报为:11月15日,晴间多云,偏南风转偏北风3级左右,气温4~17℃;11月16日,多云转阴,偏北风转偏南风3级左右,气温4~14℃;11月17日,多云间晴,东到东南风3级,气温5~18℃;11月18日,多云转阴有小雨,东到东北风3~4级,气温9~16℃;11月19日,阴有小雨转多云,北风转南风3级,气温11~16℃;11月20日,多云转阴有小雨,偏南风3级,气温7~17℃。

入冬进程加快 立冬时节寒潮最多降温最猛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11月7日,我国进入立冬节气。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寒冷冬季的开始。记者从中国天气网获悉,立冬节气是一年中寒潮过程最多、气温下降速度最快的节气。

常年立冬节气开始时,冬季前沿抵达华北中部、秦岭、川西高原一带。立冬节气期间,入冬进程加速,冬季继续向南跨越,河北南部、陕西南部、山东、河南大部、苏皖北部都会陆续迈进冬天的门槛。

此时节,冷空气活动更加频繁,实力也更加强劲。数据显示,立冬时节是全国性寒潮频次最高的节气,达25次,较上一个节气霜降偏多一倍。

所谓“立冬一日,水冷三分”,立冬也是全年降温最猛的节气,尤其是北方已进入“以风鸣冬”的寒冷时节。从中国天气网二十四节气全国平均气温变幅来看,立秋开始,全国平均气温开始下跌,立冬为降幅峰值,达3.77℃,其次是霜降节气、小雪节气,降幅分别为3.62℃和3.46℃。

(沂蒙晚报)

相关推荐

上海外滩美术馆2025年5月起免费开放

上海外滩美术馆成立15周年之际对外宣布,自2025年5月2日起取消展览门票制度,向所有观众免费开放。观众可提前在线上预约后入馆参观,无需购票。作为非营利艺术机构,这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