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考察,殷殷嘱托确保黄河滩区迁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牢记殷殷嘱托,杨庙社区走出一条别具特色的产业致富路,建设幸福家园。
眼下,杨庙社区第二批网纹瓜迎来收获季。随着社区知名度的提高,杨庙农产品成为畅销全国的香饽饽。
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杨庙社区考察时强调,要扎实做好安居富民工作,统筹推进搬迁安置、产业就业、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站在新起点上,杨庙社区11个村成立了6家合作社,主打沿黄沙土品牌,北范村带头成立了果蔬种植合作社,然而合作社在探索如何带领百姓致富的路上也是几经波折。
最初合作社按照传统种了40多亩的沙土地瓜,地瓜丰收了,但是烦恼也随之而来。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北范村党支部书记赵小华:“15万斤地瓜,发愁啊!我找了朋友找关系找公司。俺自己孩子不是弄了个物流公司,直接给他拉两万斤地瓜去,你甭管想啥办法,你卖不了你扔了,也得把钱给我。”
大田种植地瓜效益低,思来想去,赵小华东挪西凑筹集15万元建起占地10亩的6个低温大棚,种起了莴苣和草莓。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北范村党支部书记赵小华:“冬天的时候,一场大雪把棚来压塌了,莴苣就荒废了。草莓弄得很好,但是咱没有客源,下来草莓的时候没有来采的,赶到来人,又没有草莓了。”
最困难的时候,政府伸出了援手。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党委书记王安峰:“我们也是先抓试点、抓示范,镇政府拿出一个奖补资金,给这个合作社作为一个启动资金,其他村庄按这个模式来逐步推行。”
有了资金,赵小华带领大伙重新修缮了大棚。通过去外地考察学习,合作社最终决定种植耐储存、好运输的网纹瓜。然而,这在当地没有先例,只能是边种边摸索。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北范村党支部书记赵小华:“离着成熟还有半个月的时候,虫子厚的叶子上都黑了,那时候咱也不懂得这个,也着了急了,虫子厚了以后整个瓜都是黑的,六棚瓜最小的五斤,最大的七斤,一下子还了得卖不了。”
看到刚有起色的产业项目遭遇困境,政府又帮忙从外地请来了农技专家,盯在瓜棚里解决问题。多方努力,第一茬网纹瓜终于化险为夷。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北范村村两委成员张波兰:“咱不寻思咱这地方能长出哈密瓜来。批发价3块钱一斤,这么一茬瓜就能收入5万斤,就能卖到15万元,老百姓的腰包也跟着鼓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今年,杨庙社区成立了股份经济联合社,11个村的50个大棚统一种植管理。为保障村民收入,镇上拿出一部分资金兜底,保证大棚收益率不低于6%。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新李村党支部书记李兆庆:“咱们几个村都种一样的东西的话,自己都是技术员。他村里种的好,把他请来来看看,不需要花那份钱了。把品牌种好以后,咱们(产品)一起往外走,这样市场比较大,咱们也有定价权。”
不仅是果蔬种植,过去一年,杨庙社区还先后发展起了金银花、稻米加工、研学游等,带动11个村的村集体增收400万元以上,解决群众就业500多人,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副镇长、杨庙社区党委书记张麦荣:“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推动社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集体群众增收致富,让总书记牵挂的杨庙社区真正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