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企业参加职称评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职称评审在企业转型发展中的作用不明显等问题,近期,河口区全面推进企业自主评审职称试点工作,开展企业自主评审工作提升扩容行动,坚持“四项原则”,实现职称评审“四个转变”,让企业用好选人用人“指挥棒”,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动力。截至目前,全区共遴选17家企业开展自主评审职称工作。
一、坚持注重实绩,实现由“写的好”向“干的好”转变
改变过去评审“只见材料不见人”,谁的论文多,谁“写的好”就能“评的上”的评审方式。打破“三唯”倾向,鲜明树起注重能力和实绩的导向。在评价标准上,以职业属性和岗位要求为基础,细化制定各专业评价标准,把“一把尺子”变为“多把尺子”,职称评价的方式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灵活科学。中海集团有限公司在制定评审标准时,突出企业行业特色,坚持向一线和业绩突出的专业人才倾斜。将负责建设项目获奖情况、负责建设项目是否存在质量及安全隐患问题,是否有较严重投诉事件发生,以及集团公司年底表彰作为重要评价标准纳入职称评价标准体系。
二、坚持谁用谁评,实现由“专家评”向“东家评”转变
坚持科学公正、宁缺勿滥的原则,自主“量身定做”评价标准,让企业不拘一格选人才,动员符合条件的人员积极申报,通过开展个人述职、综合考核等形式,对申报人员的职业操守、从业行为、适应岗位能力等进行民主测评,择优推荐参加评审。通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申报条件不低于省市标准基础上,又制定了“三不”参评标准,即:不从事专业技术者不能参评,年度绩效考核评价非优秀者不能参评,年度重大安全事故主要责任人不能参评。试点单位自主组建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由本单位的专业技术骨干组成,也可外聘专家,把真正优秀和企业最需要的人才评选上来,确保了评审的专业性与公平性,让参评人对评审结果“胜败皆服”“心服口服”。
三、坚持重在使用,实现由“要我用”向“我要用”转变
将职称体系与企业岗位设置、薪酬体系“评聘结合”,企业掌握职称评审话语权,选出的人才一定是最符合企业实际需求,企业最需要最紧缺的人才。注重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相衔接、相融合,不仅将职称纳入薪酬制度之中,更是融入企业人事制度管理,并在评优评先、职务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发挥自主评审政策最大效用,营造“创业绩、评职称、促发展”的良好氛围。富海集团有限公司在自主评审答辩环节,一方面,全程采用PPT汇报工作业绩的方式进行评审答辩;另一方面,针对驻外人员无法离开工作岗位参加评审答辩的情况,采用远程视频系统进行答辩,既不影响企业正常业务运行,同时也不耽误职工个人切身利益,实现了企业和职工发展“双赢”局面。
四、坚持放管服改革,实现由“办事员”向“服务员”转变
一是做好“勤务员”,切实做好企业自主评审服务工作,为企业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政策及技术支持。人社部门多次召开现场办公培训会,并深入企业开展“面对面”指导,为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做好“联络员”,深入工作一线,掌握一手信息,摸清自主评审工作中的难点和堵点,积极提供政策信息支持。充当企业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纽带,形成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共谋发展的局面。三是做好“宣传员”,加强企业自主评审宣传,全方位利用各种媒体媒介,通过各大媒体进行全程记录和深入报道,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