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生态小康,垃圾分类先行

为了探索生态小康,学习上海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现实。7月16号至7月19号山东工商学院“共谋生态小康,共建美丽中国”校园、社区绿色生活联动实践团队来到了上海进行为了期三天的实践调研。

7月中旬,实践团队通过资料收集、现状了解、成功案例分析,联系对接单位等多个方面完成了前期准备。

7月16号上午,实践团成员来到上海洛善社区,在社区垃圾分类监管员的带领下,进行了一天的监管员工作体验。一天下来实践团成员深刻了解了“政府+第三方+社区”的新型垃圾分类管理模式,首次接触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认识到了科技对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的推动作用。在实践中还发现了目前洛善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定时投放与工作时间冲突”、“社区孤寡老人投放不便利”、“全程分类体系尚未健全”、“垃圾分类成本过高”、“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需加快推进”等若干问题。实践团成员积极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讨论,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了不同解决方案。

image.png

实践团第二天再次来到洛善社区,与之前探索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不同,这次主要调查居民在家中的垃圾分类情况及分类意识,从被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寻找新的突破口。

image.png

最后一天,实践团去了距离市区四小时车程的上海老港综合固废利用基地、上海市城投集团、上海老港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实践团了解到上海之所以要对生活垃圾分类进行立法,是因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和人口不断增长,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垃圾处理问题成为大城市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image.png

三天的实践顺利完成,仅凭成员的绵薄之力不可能改变如此庞大现状的一分一毫,做了未必有希望,不做就一定没希望!团队无法杜绝垃圾的产生,但实践团成员希望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让身边人产生的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做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先行者,志愿者。真心的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因为垃圾分类处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壮举,只要每个人都为垃圾分类处理、为我国的城市环保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我们的垃圾分类推行将不再困难,国家和城市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