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兴,则国家兴;农村稳,则天下安;农民富,则全民富。如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极为又要又颇具使命感的“战役”,在后营村驻村第一书记孙英浩这里,他有着自己独特的经验。通过抓学习、抓带动、抓组织、抓经济、抓提升、抓根基,从国家应急管理部来到后营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孙英浩,引导村民从单一的“地里刨食”模式,走上农牧林渔多元化发展之路,原本“贫困户占全村总户数的38%”的贫困村,如今大变样,一些贫困户不但脱掉了“贫困帽子”,甚至家里还开上了小汽车。近日,记者走进后营村,与孙英浩面对面交流,倾听他打好扶贫攻坚战背后的故事。
(拓宽致富路 建设幸福小家)
抓学习,思想基础变得更“实”
在孙英浩看来,思路决定出路。初到后营村的孙英浩,在充分摸查该村情况后,决定从学习抓起,先让思想基础变得更“实”。据孙英浩透露,面对新形势、新常态、新要求,为打牢党执政的基础,孙英浩在后营村建立完善了“党建工作责任制”“发展党员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内关怀帮扶制度”“党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从而促进基层组织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此外,孙英浩还积极组织村党员收看十九大开幕式,建设学习十九大精神宣贯文化圈。结合实际,认真学习了《十九大报告》《十九大报告读本》,认真学习了新党章,学习习总书记在山西调研讲话精神等。通过学习,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进一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孙英浩告诉记者,自任职以来,他已经推进后营村支部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制定支部学习计划和内容,组织召开支部党员大会10次,支委会议22次,讲党课22次,组织村党员及群众参加山西网上两学一做知识答题300余人次。
抓带动,攻坚能力变得更“强”
记者了解到,驻村以来,孙英浩严格按照部扶贫领导小组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及县、乡工作要求,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党建模式,围绕规模养殖及种植、农村家庭庭院经济、农业合作社经营等内容,通过观摩学习、课程培训等方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对贫困户视野开拓、观念转变以及劳动技能、专业知识培训方面的帮扶,助力贫困村党支部、创业致富带头人、实用科技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切实帮助村“两委”班子提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和水平。
培育致富带头人,是孙英浩帮助后营村脱贫致富的一大有力举措。“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要与贫困户建立一种非常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头人不仅要实现自己创业,还要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保证脱贫成效巩固。”孙英浩告诉记者,在为全村贫困户引资新建的56栋阳光大棚中,致富带头人姚利英带头试种西葫芦、西红柿等,带动30余户贫困户均收入5000余元。“致富带头人王瑞清以及贫困户张志林还养殖鱼类10000余尾。”孙英浩笑道。
(拓宽致富路 建设幸福小家)
抓组织,村班子变得更“硬”
村班子是带动广大群众勤劳致富的“领头羊”,如果“领头羊”萎靡不振,整个村子的发展自然也不会太好。在这一方面,孙英浩通过村两委换届选举,重新补选缺位村干部,以党支部为核心,组建了村工会(组织文体活动)、村妇联、村老人协会和村民代表小组等基层组织多元融合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好党建群众组织作用。加大了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基本解决了村两委发挥作用不明显等问题。“为了积极把优秀的农村中青年吸引到党组织中来,不断为农村党的事业注入新鲜血液,我们还制定了村党员管理办法、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孙英浩这样说。
据悉,当前,孙英浩带领下的后营村村班子,已经培养和发展了3名积极分子,并在今年通过乡党委考核,发展了1名预备党员,壮大了基层党组织;通过编制宣传手册、设置十九大宣传喷绘等方式,后营村营造学习十九大精神宣传氛围,制作党员“口袋书”,促使党员能够随身带、时时学、处处学,让农村党员有自己的精神食粮;此外,孙英浩还组织党员过好“政治生日”,为党员制作生日贺卡,赠送生日礼物,增强凝聚力;在村工会和村妇联协调组织下,开展了后营村第一届乡村趣味运动会。
强大的村班子,使得后营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愈发行稳致远。
(组织趣味活动增强精神文明建设)
(组织趣味活动增强精神文明建设)
抓经济,发展后劲变得更“足”
经济是发展的基石,如果经济提不上去,那么,后营村一切发展都不过是“纸上谈兵”,白做无用功。为打好这一发展的基石,使得后营村发展后劲变得更“足”,孙英浩积极探索创新党建促脱贫模式,结合本村实际情况,以“支部+N”创新推行“新网络众筹模式”,即支部+公司/协会/合作社,结合筹“销售”、筹“资金”、筹“土地”、筹“企业”、筹“物资”和规范村集体经济“五筹一规范”发展模式,有效破解村级集体经济“空壳”难题,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在后营村村委,记者看到,一组组鲜活的数据成为孙英浩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有力证据。通过“支部+N”模式,共引资500余万元,建成日光温室大棚10栋;建成年出栏1000头的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实施了高产奶牛托养项目;新建56栋阳光大棚;申报成立了阳高县全瑞农机专业合作社;建成了种养殖示范园。带动每一个贫困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发展适合自身的脱贫途径,并改变后营村单一种植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孙英浩还通过网络众筹资金15万余元,建成后营村水产养殖农家乐示范项目和黄花种植示范园,种养殖螃蟹、鱼、柴鸡及黄花等。带动每一个贫困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发展适合自身的脱贫途径,并改变后营村单一种植模式。据透露,园区运营后,预计盈利约30万元/年,通过在园区务工,务工收入6000元/人,村集体计提10万元发展基金,全村贫困户可分红20万元。目前,园区运营五个月,销售收入已达15.5万元。
抓提升,生产生活条件变得更“优”
经济好了,人民群众生活有了保障。在孙英浩看来这还远远不够。如何才能让后营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变得更“优”呢?这是孙英浩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记者了解到,在这一方面,针对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短板,孙英浩协调组织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依托派出单位优势,在基础设施改善等项目工程上精准作为,并依托本村优势,在“精、准、实”上求作为,在务求实效上花心思、下力气,积极推动扶贫攻坚由外部“输血”向内部“造血”转型。
(村企联建谋福利,冬至暖心扉)
(村企联建谋福利,冬至暖心扉)
在生活方面,孙英浩积极对接国家安监总局开展了健康扶贫大型义诊活动,为113名村民进行了检查,送去了免费药品,并发放疾病预防手册150多册。此外,孙英浩与还带领后营村村民完成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地面硬化8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45盏、大剧场西北角新建公厕1个、日间照料中心院内绿化、制作村级宣传专栏等6个项目;为日光温室大棚安装3吨锅炉1台,锅炉房1间,暖气150组;硬化小街小巷1000平方米,配套建设水道管网1000米,新建村中心广场600余平米,新建公共浴室1座。
(关爱高龄贫困老人,为其添置新衣)
(关爱高龄贫困老人,为其整修房屋)
在孙英浩的带动下,与工作队一起在后营村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制定了后营村环境整治方案,对村内主次干道及街巷土坯院墙进行了整修加固和整修美化,并对主街道两侧全部进行涂料粉刷,顺利通过了大同市环境卫生整治验收。此外,后营村还开展人畜分离工程,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制订了2018年人畜分离方案,拆除院内猪圈,建设集中养殖场。
抓根基,党的阵地建设变得更“牢”
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根基,如何让党的阵地建设变得更“牢”,这是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孙英浩,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孙英浩表示,夯实党建、带动村民经济发展均是为了让百姓生活更好。为了让党的阵地建设变得更“牢”,孙英浩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孙英浩带领下,与工作队及村两委对全村100户贫困户进行全覆盖入户走访,面对面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村党员在群众中的满意度。据悉,通过入户走访问询,解决贫困群众实际需求,为40户贫困户引进玉米新品种,种植玉米100亩;为全村贫困户引资新建阳光大棚56栋;每周五、六为全村放映红色经典电影;每天通过村委会喇叭定时向村民宣讲党和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等一系列与村民息息相关的问题和困难。
记者了解到,孙英浩还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对接,引进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阳光少年基金,选取有代表性的学校,挂牌阳光少年社,主要帮扶对象是贫困留守儿童、打工子弟儿童。将公益活动与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仁爱心、公益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目前已上报学校申请表,审核已通过,基金会将为学校挂牌阳光少年社,并发放活动公益基金。”孙英浩表示,此次挂牌成功后,将协调应急管理部援建的希望小学申请公益基金会挂牌,并申请成立全国研学基地。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