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算出逃课学生,“掐指一算”是否有数据支撑

周易是否真的很神奇,能够预知人类无法探求的事情呢?10月13日,网络上开始热传成都体育学院老师采用中国传统“算卦”方式——周易轻松算出逃课学生的学号,让大家叹为观止,难道“道破天机”这事是真的?

这位“神通广大”的教师名为宗争,在成都体育学院教授中西方文化专题、外国文学和游戏学,对于成为“神算子”在网上迅速走红事件,宗争表示:“其实这次的推算是即将讲到的课程新内容,我只是给他们做了一个预演。”

image.png

那么,网络热传的神机妙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事件的前一部分很平常,大学教授基本都具备,就是扫一眼教室就知道今天的缺勤情况,如果上课历程深入以后,一些教授还能迅速说出逃课的人员名单和学号,这样的经历大概是很多大学生的噩梦,因为课程“无关紧要”却还不敢“翘课”。

不过,宗争能够走红靠的可不是眼力而是周易,在知道班上学生逃课的人数后,宗争通过“算卦”的方式让所有学生大开眼界。宗争说:“通过起卦等一系列推算,我算出了4个数字,24、30、50、56,其中24、40、56这三个数字是没来的那三位同学的学号尾数,没想到这个简单的推算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对于这次“算卦”的本质,宗争表示并不是很难,正常人学习几分钟就能掌握,也能够做出这样的推演。不过,作为门外汉这样的方式还是让大家拜服。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正如宗争所说,使用这样的上课方式只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意外走红也更能引起大家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不过使用这样的推演方式确认学生缺课效率并不高,对于大课堂(四个班级同时上课)来说基本上很难短时间推演,效率可能比点名还要低。不过逃课的学生也不要高兴太早,“人算”效率不佳,“机算”可是分分钟就能揪出你。学生逃课是大学的常见现象,对于初高中也是屡见不鲜,只有小学生由于害怕老师的威严比较少见。为了应对大学生逃课现象,老师、学校和社会真的是尽心尽力。

去年3月份,在湖北武汉一所高校,学生被老师用及其现代的方式点名,高校任教老师李道在课上拿出手机,打开了某款点名APP让所有学生在线签到,由于采用实名制还有时效性,逃课的学生再也不能让“基友”“阴阳怪气”帮忙答到了。目前,这种课堂签到APP很多,很多还加入了留作业、线上指导等功能。

如果说使用APP学生还能靠“通气”签到,只要到课一次介入系统后续靠舍友通知签到。接下来的方式就需要百分百本人了,比宗争老师的“算卦”还要准。那就是刷脸。9月份,在北师大主楼广场的大屏幕前站定,北京女孩徐露拉着父母来了一张合照,摄像头捕捉到她的脸部表情拍下照片,并与数据库进行对比,即完成新生注册,前后不过两秒。当前,北师大将这套系统应用在查学生寝室夜不归宿和抓小偷等情况,19栋公寓共设置44台壁挂式人证查验机,学生输入学号后四位或者刷学生卡,再刷脸,核对成功后2秒即可开门。发现一次识别多人进入的情况还能够通过摄像头进一步辅助识别,一旦发现外人进入系统就会发出提示。这样的方式,北师大会在不久的将来使用到课堂签到,相信届时北师大课堂的到课率将有明显改善。

除了挂壁机类人脸识别签到系统,目前科技公司也在研发签到机器人,这样的方式将更灵活多变,在未来课堂多一个“机器老师”也不是没有可能。

作为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周易需要被关注和继承,不能让文化断档和失传。但是对于学生逃课的“掐指一算”机器也许更胜一筹。

相关推荐

上海外滩美术馆2025年5月起免费开放

上海外滩美术馆成立15周年之际对外宣布,自2025年5月2日起取消展览门票制度,向所有观众免费开放。观众可提前在线上预约后入馆参观,无需购票。作为非营利艺术机构,这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