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文艺树立传承风帆

--《“逐梦起航”2017年安徽省“六一”少儿文艺调演》的文化意义解读

作者:冷凇 张丽平

(冷凇系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张丽平系中心创研基地特聘研究员)

自1985年起,由安徽省政府妇儿工委、安徽省文化厅主办,安徽省文化馆承办的安徽省“六一”少儿文艺调演便已开启,作为一项致力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共享工程,在32年中经历了社会风貌、审美趣味和科技手段的多元变迁,依然能够紧紧跟住时代的步伐,发挥出活动的内在意义,实属不易。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今的新媒体时代丰富了传播手段,而在信息洪流之中,为文化内容抢占更多席位显得尤为重要,安徽省文化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依然肩负起了组织群众文艺创作生产,开展群众文化调演、展示、交流等活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的重任。

一、专注创新供给,跨屏联动做强公共文化

文化的传播和延续,不仅仅取决于文化本身的内在张力,还取决于它如何被传播。尽管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频繁活跃而又形式多样的信息共享与交换,但文化内容供给通过多媒体的数字化传播依然处于弱势。中国文化网络电视作为文化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媒体平台,该平台充分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将电视互动播出终端和手机APP及微信公众号进行跨屏互联,实现了固定终端、移动终端和社交媒体网络的广泛的信息交互。中国文化网络电视平台专注于数字内容的文化供给,不仅成功建立起了公共数字文化的内容供给渠道,也是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有效文化传播的一个成功范本。

在2017年儿童节来临之际,安徽省文化馆将安徽省“六一”少儿文艺调演活动作为“百姓大舞台”项目的首批制播工作点。通过直播、录播和互动交流等方式,少儿文艺调演活动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一场文化艺术的视听盛宴,也扩大了“百姓大舞台”项目的品牌效应和覆盖人群,让数字文化得以真正实现雅俗共赏与文化共享。

二、塑造健康人格,全新视角述说儿童成长

将一台少儿文艺演出打造成适合家庭观看的节目有其独特的难度,如何在儿童节目的契机上勾连起少年儿童和中老年人的兴趣与共鸣、为更广泛的人群带去文化艺术的享受,这是少儿文化节目长期存在的痛点、难点。青少年儿童的表演有着成人艺术无法实现的独特美感,2017年安徽省“六一”少儿文艺调演中的表演作品经过了精心的创造编排,成为了真正的少儿艺术作品。孩子们的表演一声一息皆有灵性,一举一动皆有美感,更重要的是每一个节目都展现出了当代儿童的独特气质与精神面貌。在舞蹈《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少年儿童对生活诚挚的热爱,在舞蹈《我爱我的小尾巴》中,我们又看到了他们坚强、分享与包容的个性。新时期儿童的精神独立、自由向上、个性发展的教育倾向和成长趋势从儿童本身的视角被完整的展现出来。

少年儿童被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培养状态是当代教育的需要,在当代的竞争洪流之中,儿童的成人与成才、成功与成长已成为不易抉择的“两难”命题。其实,当人们冷静真诚的看待当今的少年儿童便不难发现成人比成才重要、成长比成功重要。在“逐梦起航”“六一”少儿文艺调演的节目中,孩子们沐浴在艺术与文化之中的真诚、自由与坚定才是最可贵的。通过这档演出活动调动起成年人对身边孩子的重新理解和认识,从而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教育,必将成为这项活动极其重要的延伸意义。

三、聚焦主流价值,多元艺术推动传承动力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与世界共生、共享、共荣、共进,凝聚着民族精神、奋进力量与核心价值。安徽省文化馆借助新媒体打造文化共享平台,充分发挥其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在“六一”文艺调演活动中,文化被作为一个重要内核灌注到了节目之中。“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泄汪洋……”《少年中国说》的铿锵之声说出了少年的蓬勃之气;红色文化在音舞诗画的《少年志》中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气息,让那些远去的革命气息重新回到孩子的世界之中。当安徽淮河流域的舞蹈样式花鼓灯被天真可爱的孩子们舞出了新的姿态,舞蹈《翻菱角》赋予了花鼓灯新的风采;当唱念做打的规矩身法出现在《小小京剧追梦人》中时,透过数字媒体的广泛传播,京剧又在更多的人心中种下了传承的种子;当《家风谣》通过童声合唱传递出谆谆教诲和优良家风时,易懂易学的童谣又绵延了家风的代代相传。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牵系着人和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积累和引导不断创造着集体人格。对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很多人一直忙着排场很大、格局很小的事情。结果,常常越“文化”,越让人感到陌生。如今,安徽省文化馆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家风文化与少儿节目进行了和谐顺畅的对接融合,创造了文化新媒体传播的成功范式。小小少年,逐梦起航,文化、艺术和自由的灵魂才是他们最好的翅膀!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