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德彪西与他的《月光》

曾几何时,只有那些有着稳定的节奏、明显调性以及乐句连贯性的优美旋律,才能使我的听觉与内心产生共鸣。说实话,一直没发现“印象派”的音乐到底美在哪里。

直到几年前的一次中秋,一个在海边度过的仲夏之夜,我才打心底感受到了那种朦胧的美 —— 来自德彪西的《月光》。这首《月光》原属《贝加莫组曲》第三乐章,但作品实在太美了,以至人们常常将它单独抽出演奏,久而久之,便忘了其真正出处。

夜色笼罩着眼前茫茫的海,宁静环绕着整一片沙滩,唯有海风轻轻吹拂,海浪柔柔翻涌。

几个清脆的叠音,轻轻地,依次在耳边响起 —— 多么熟悉,多么柔美但却从未真正理解的旋律。然而在这一刻,这灵动而又飘渺的一串串音符,似乎在前所未有地告诉我她其实是如此的美妙、如此的具象!

乐曲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段速度徐缓而富于表情,描绘月夜幽静景色给人产生的印象。中段好似描写一阵阵轻风,轻轻地摇动着树枝,稀疏的树叶发出沙沙响声,这一段与第二、三段宁静的气氛形成对比,给人以动的感觉。第三段基本上是第一段的再现,但音型上有些变化。乐曲最终是一段尾声,宁静的曲调和分解和弦,把月光下缥缈如梦的意境描绘得更富有诗歌意。乐曲一开始在行板速度由上呈现的乐思温和而幽静。一组组上行的琶音仿佛是短而小的笔触在画布上一点点铺叠、延伸,月光好象碎掉的白金一般洒满整个画布,琶音衬托着浮动着的主旋律,这一委婉的旋律,轻轻波动、缓缓起伏,描绘了月夜特有的诗情画意。接着,在一串和弦的晃动下。月光开始在混合的夜色中颤动。随着琶音的加快,踏板的重叠。音响的混合越来越模糊,形成了“一片色彩班驳、扑朔迷离的意境和音响”上声部轻轻奏出歌唱性的“月光曲”。随后,速度稍稍加快。流动的琶音如同月光荡漾,流畅而舒展。在琶音衬托下,上声部旋律越来越明朗,着意描绘了溶溶的月色。最后,再现开头的乐思,以分解和弦织成的柔美结尾终曲。

清新的乐韵仿佛是在描绘着一副醉人的画:沿着远处岸边那泛起微微波纹的淡雅的黄色倒影看去,慢慢抬头,缓缓地拉长视线。朦胧的光芒从海岸线一直延伸到了远空,直到一轮优雅的、散发着淡淡米黄色光晕的圆月映入眼帘,烁烁繁星遍布在她周围的夜空中。

blob.png

琴音不断静静流淌,渐渐地,耳际响起了快速而连贯的16分音符,这一条条优美的旋律线啊,仿佛是油画笔流畅地在画纸上行走;仿佛是月亮与海平面之间有一层薄薄的淡黄色轻纱,月的光芒沿着轻纱不断地往大海倾泻;又仿佛是在月辉之下,海面之上若隐若现的波纹线条。原来这不止是一副静态的图画啊!静谧之中,她又渗透着灵动的淡淡气息。此时此刻,从彼此的眼神中我们都发现了一种动人的神态 —— 沉醉。

我闭上双眼——刚才眼前那美好的景色并没有在脑海中淡去。在耳际不断起伏、飘扬的旋律,让我脑海中对美景的印象幻化得更加迷人、朦胧了!我看到了如此浪漫的画面:我们坐在星空下、沙滩上,月光把我的影子拉长。

可能是因为曲子的旋律驱使,我又忽然看到了另一幅画面,接着又是另一幅,对生活的印象、恋爱的场景、未来的幻想……遐思万千!甚至,我仿佛看到了莫奈、梵高的名画。

真的!印象派大师的音乐 —— 飘忽发展的旋律线、松散的节奏型和朦胧的调性。这些以前难以琢磨、难以感受的特点,现在听起来其实真的如此美妙!

王维的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借用这一评价,德彪西的作品真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曲中有画,画中有曲”了!然而,要做到这一步又谈何容易:曲是流动的时空,画是凝固的瞬景。但大师毕竟是大师,他放弃了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们以富有歌唱性的旋律作为其表现手法,转而汲取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绘画派的技巧, 并将之实践于自己的作品中,以朦胧的、有多重指向的旋律让听者进行音—画重构。一曲《月光》足以把这种作曲思想与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若说“静”是贝多芬月光的最大特点的话,那么“动”便是德彪西月光的精髓所在。在他的音乐里,月光如水般倾泄,缓缓流淌,充盈整个房间。德彪西的音符是有些离散的,打散了旋律。然而散而不乱,像是溢出的水银在地板或是台阶上走走停停。每一个音符,都给你充分的想象空间。乐章一开始的感觉就是,皓月清辉,远处的阿尔卑斯山积雪如银,整个天地剔透如水晶;夜空如黑色的天鹅绒般舒展着,稀疏地坠着钻石般的星星,月下的原野安详而舒坦,野风阵阵,树叶沙沙。德彪西充分发挥了音乐的创造能力,不仅能使人“看”到作曲家描绘的月夜美景,同时会和作曲家一起进入一种美好的沉思。奇怪的是,这不是月光带给人的那种忧伤感,而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豁达,是“云破月来花弄影”的静寂美,甚至是“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甜蜜回忆。 绘画中有“亮色”之说,音乐中也有“亮音”。三度音程就有明亮的感觉。会使人想到那皎洁晶莹的月光。悠长的旋律线和平稳的节奏,再加上与色调柔和而明净的和声融合在一起,达到的就是一种清幽、静寂的效果。

感谢那些伟大的作曲家!感谢那些极富创造性的音乐作品!为我,为人类的生活增添了如此美妙,难以言表的精神瑰宝……

作者:河北省高碑店市一中,罗英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权责归原作者所有,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或违规内容请及时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音乐家德彪西与他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