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纳德·特朗普为美国第 45 任总统,因为主张美国制造业回流和增加美国工作岗位的政策是受到众多基层人士的支持。从现在的科技巨头们纷纷加大对美国本地的投资计划来看,特朗普总统的制造回流计划已经开始逐渐见效了。
而在这几十年来,三星一直有对美国进行大力投资,目前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直接外国投资者之一。特朗普总统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科技巨头,据说在去年 12 月中旬由特朗普总统召开的科技峰会上也邀请了三星副董事长李在镕,不过因为当时他被卷入韩国总统闺蜜干政的丑闻而被限制出镜,所以无缘参加这次特朗普主办的科技峰会。
但三星似乎没有因此而停止对美国总统的示好,根据消息表示,三星有计划要继续往美国投资 3 亿美元的初期资金,扩大美国本土三星工厂的产能。把部分炉灶的生产线从墨西哥转移到美国,这个计划实现后将会为美国提供大约 500 个就业岗位。
而且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面,三星还有可能会提高冰箱、洗衣机、烘干机等其他家用电器的美国工厂产能,也就意味着三星在接下来将会继续加大对美国本地工厂的投资生产。目前有消息称,三星已经与美国的阿拉巴马州、乔治亚州、南卡罗来纳州、北卡罗来纳州和俄亥俄州进行了初步的磋商。将来会在这五个州中的其中一个州投资建厂,在美国设立新的家用电器生产线,增加该州的工作岗位。
不过三星同时也声称这次的计划就像以往的战略商业决策一样,要经过复杂的审核过程,尽职调查和规划,确认是三星集团的最佳选择后才会作出决定。但为了要迎合特朗普总统的政策号召,估计三星这项计划还是会老老实实落地美国。
三星在去年 11 月也宣布会在 2017 年上半年在德克萨斯州奥斯丁的半导体工厂继续投入 10 亿美元,增加智能手机和其他硬件设备的芯片产能。这家半导体工厂自 1997 年建厂以来三星就共投入过 170 亿美元,雇员规模一直保持在 3000 人以上。不过半导体业务是三星电子第四季度业绩逆境增长的最大功臣,未来三星也很看好半导体业务的盈利能力,给高利润业务投入更多的研发和制造资金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专门投资扩大美国家电生产工厂的产能,甚至把墨西哥的生产线搬到美国就实在有点不正常了。
按照正常企业的思维,肯定是希望用最少的钱生产最大的利润。像墨西哥这种国土面积大、劳动人口众多的国家所耗费的投资成本和人力成本要比美国低廉不少,美国国土虽然不小,但是因为各州劳工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也直接导致了美国本土的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很多美国企业才把制造简单的生产线外包给第三世界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生产成本。
三星愿意积极响应特朗普总统的重振制造业号召,干这种与正常逻辑相反的事情,当然不是被总统自身的魅力所折服。
特朗普总统上任后其实就与不少科技界大佬有过交流,要求他们把生产线搬回美国,如果愿意,美国还会为这些企业减免一定的税收额度。如果不愿意?那就加重出口税或者企业海外所得税,在生产环节上省下来的,都统统在税收上扣回来。
苹果公司自然也是特朗普美国制造业回流计划的重点对象,不过因为苹果产品在国外的生产线过多,如果真的全部搬回来美国,人力成本就马上水涨船高,转而售价提升,恐怕最终商品的价格是没办法被大部分用户接受的。考虑到种种因素,库克自然不会愿意接受这个号召,毕竟这将会严重影响苹果的营收利润。
被威逼利诱的当然不只是美国本土企业,如三星、LG、富士康这些外国企业也遭受过这种 “反贸易全球化” 的经济政策。去年 12 月,日本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与特朗普会晤后,宣布将向美国投资 500 亿美元并增加 50000 个新的工作岗位。以廉价劳动力代工而闻名的富士康也在考虑在美国投资 70 亿美元,开建显示屏加工厂,为美国增加更多就业岗位。甚至是 LG 也表示要在美国田纳西州投资 2.5 亿元建造一座家用电器制造工厂,并至少提供 600 个就业岗位。
虽说这些企业愿意在美国进行制造业投资都是因为互有所得,但这里面确实还是有不少被强迫的因素,响应号召就是好人民,不响应号召则要被经济威胁。三星和这些企业相继投资美国制造业,多少都有点交保护费的意思。
制造业回流当然能为美国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就业率也会得到相应提升,但是如特朗普总统那样粗暴地反对美国境外贸易,强行把生产线搬回美国,甚至以较低税收吸引国外企业投资制造业才更容易损害美国的经济利益。无论从生产的人工成本、销售和最后政府的税收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在经济贸易全球化如此成熟的今天,还强行提出经济贸易保护的政策自然开了历史倒车。
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在短时间内会有一定利好的社会影响,但长远来看自然就会频发弊端,毕竟消费者肯定更希望能够买到质优价廉的商品,而不是售价高企的 “Made In The USA”。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