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翳堂:传承千年的神秘中医眼科宗派

我国古代中医对眼疾的研究远远早于西方医学,成就斐然。而在历代中医典籍、民间野史中,有一个传承了1000多年、神秘的眼科宗派,在中医的历史长河中时有浮现,那就是“拨翳堂”。

早在唐代王焘(公元670—755年)的《外台秘要》中,即有绿翳青盲的叙述,并认为系“眼内肝管缺,眼孔不通所致也”。而民间传说中,王焘论著中关于眼科方面的内容,多取经于时称“拨翳堂”的一个神秘中医宗派。说其神秘,主要是源于该宗派创始人袁勃奕(公元668—?)的神秘。史书中对他的零星记载为“修道,乃医,尤擅眼疾,隐太岳,潜世鲜为外知也。人不知其卒,疑云游成仙”。也就是他出身道家(我国古代历来有道医不分家的传统,如孙思邈等名医都是道家),是一位古代名医,尤其擅长治疗眼病,隐居于武当山(古称“太岳”),深居简出潜心修炼,很少被外人所知。没有人知道他去世的时间,民间传闻他后来云游四方,成仙,长生不老。这段记载更是让这位古代道家隐医和他创立的“拨翳堂”充满了神秘色彩。

据当今拨翳堂袁氏传人介绍,其实自祖师爷袁勃奕道长开始,根本就没有创派的想法,而是民间根据他的姓名“勃奕”,正好与古代中医眼科医学的一个核心用词“拨翳”谐音,而自然而然流传开来。该宗派有一条独特而严苛的宗规——“吾当以技救人,不得以名示人”。正是在这一古训宗规的约束下,千百年来,拨翳堂传人一直远离皇家、淡泊名利,大隐隐于市,在民间为眼疾患者解除病痛,却极其低调,从不宣传、张扬。“拨翳堂”这一近乎固执的宗派传统,在浩瀚的中医杏林堪称奇观!

至宋代《太平圣惠方》,具体记载了“拨翳堂”关于青、绿、乌、黑风内障的治疗方药。约成书于宋元时代的我国著名眼科专著《秘传眼科龙木论》,首次提出了五风变内障之名,并分别就病因病机、临床症候、治疗方药均加以详论,特别是“拨翳堂”创立的“五脏与眼部五轮关系学说”及“肝风为本说”,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金元时代《东垣十书》、明代《审视瑶函》、《证治准绳》与《秘传眼科七十二全》等中医典籍中,关于眼病的很多论述据传也与“拨翳堂”有关。直至晚清、民国、建国后,“拨翳堂”这一神秘的中医宗派,一直走在眼科医学研究的最前列。

遗憾的是,文革期间,为了避免被当作封建社会的“余毒”,“拨翳堂”慢慢销声匿迹。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医疗卫生及大健康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倡导全民健康成为全社会的主旋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挖掘下,“拨翳堂”眼科医学及“拨翳堂”传人又得以重现天下。但是,“拨翳堂”传人却表示要遵循古训,谢绝了任何的媒体采访和宣传。

正是这一特殊原因,“拨翳堂”也成为目前我国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在申报材料中唯一将“传承人”一项填为“保密”的。我们尊重和敬佩“拨翳堂”传人的这份无私无功利的胸怀!

明年(2018年)正好是“拨翳堂”创始人袁勃奕道长诞辰1350周年,在各级部门和社会机构的支持下,2017年11月,“拨翳堂·眼健康连锁”项目正式启动(www.bytyanke.com),同期,“拨翳堂”产品荣获中国中药协会颁发的“2017中国中药科技创新产品(项目)”, “拨翳堂”眼健康连锁项目入选《2017中国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报告》和《2017中国中医药科技创新白皮书》

传承1350年的“拨翳堂”眼科成果终于可以造福更多的眼疾患者。更多的眼疾患者将感受到“拨翳堂”这句宣言所承载的康复希望和社会责任感:给拨翳堂一份信任,还你一双健康的眼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权责归原作者所有,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或违规内容请及时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拨翳堂:传承千年的神秘中医眼科宗派